平顶山夜场KTV招聘,霓虹灯下酒水推销员的追梦生存与新解
    分享  | 2025-10-25 22:35:01发布 次浏览 信息编号:23110
  • 置顶
  • 收藏  |
  • 删除  |
  • 修改  |
  • 举报  |
    • 微信:
    • 联系人: 小编
    • 电话:
      • KTV招聘网提醒您:在签订合同之前,以各种理由收取非正规费用(押金、服装费、报名费、体检费、要求购买充值卡等)均有骗子嫌疑,请提高警惕。
  • 职位描述
当城市的霓虹点亮夜色,总有一群身影在喧嚣中奔波,他们是平顶山夜场里的追梦人,用热情与汗水在KTV的方寸之间编织生活,这份工作或许不被所有人理解,却藏着无数普通人奋斗的倔强——他们用微笑化解陌生,用专业赢得认可,在觥筹交错间练就从容,在人来人往中读懂人间烟火,每一份正当职业都值得尊重,每一份努力都在照亮前路,无需定义他人的轨迹,真正的价值,在于活出自己的热辣滚烫。

当夜幕降临,城市苏醒另一种心跳

平顶山的夜,是被香风与霓虹浸泡的,白日里沉静的湛河波光,在夜色中化作流动的星河;街头巷尾的烟火气,逐渐汇入高楼间KTV的喧嚣,当最后一班公交驶过,这座城市另一群“夜行者”才刚刚踏上岗位——他们是KTV里的酒水推销员,用微笑与热情点亮游客的狂欢,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城市霓虹下编织着生活与梦想的经纬。

招聘启事背后:一份不被理解的“青春饭”?

“平顶山 国际KTV高薪诚聘酒水推销员,底薪3000+高提成,月入过万不是梦,有无经验均可,年龄18-35岁,男女不限,包吃住……”这样的招聘启事,在平顶山本地的招聘网站、街头广告栏甚至朋友圈里并不鲜见,对于许多渴望快速赚钱的年轻人来说,夜场推销似乎是一块“低门槛高回报”的香饽饽;但对于更多人,这份职业依然笼罩在“陪酒”“混乱”的偏见阴影下。

“我爸妈知道我在KTV上班,差点跟我断绝关系。”95后的小雨在平顶山一家高端KTV做了两年酒水推销,说起家人的误解,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,她老家在叶县,高考失利后跟着亲戚来平顶山打工,辗转做过餐厅服务员、服装店导购,“累死累月工资才三四千,交完房租所剩无几。”直到朋友推荐她来KTV推销,才发现“原来钱可以这么赚”——旺季时月收入能稳定在1.2万以上,淡季也有七八千,“比很多白领都强,但就是怕别人问起工作。”

像小雨这样的推销员在平顶山并不少,他们中,有刚毕业的大学生,想赚生活费补贴家用;有离婚后带着孩子的单亲妈妈,渴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;也有从工厂辞职的年轻人,厌倦了“螺丝钉式”的枯燥工作,夜场KTV的酒水推销,对他们而言,不仅是一份职业,更是一种“向现实妥协又倔强生存”的选择。

入职24小时:从“小白”到“夜场人”的蜕变

第一天:培训室的“潜规则”

上午10点,小雨带着新来的同事小杰来到KTV人事部,入职流程很简单:填身份证、健康证,签一份“自愿从事娱乐行业”的协议,然后领到一套黑色西装、一双皮鞋和一本“酒水知识手册”。

“咱们这行,技术是其次,情商才是王道。”培训经理老王是个40岁的“老江湖”,他在台上唾沫横飞,“游客来消费,买的不是酒水,是面子、是气氛、是被尊重的感觉,你们不是推销员,是‘气氛组大师’,是‘情绪按摩师’。”

老王传授的第一条“潜规则”:永远不要主动提“要不要买酒”,而是“哥/姐,今天这局气氛不错,来瓶82年的拉菲助助兴?”——把推销变成“建议”;第二条:观察游客身份,穿西装的推红酒,穿潮牌的推洋酒,喝啤酒的推“大扎杯套餐”;第三条也是最关键的:被拒绝不可怕,可怕的是玻璃心。“游客说‘不需要’,你要笑着说‘没事哥,您随时需要我都在’,然后转身去服务别的游客,千万别僵着脸。”

小杰听得紧张,手心冒汗,他刚从南阳来平顶山,在工地干了半年,嫌苦怕累才转行做推销。“原来卖酒还有这么多门道,比我想象的复杂。”

第一天晚班:在霓虹与酒香中“试炼”

晚上7点,KTV开始营业,小雨带着小杰熟悉场地:一楼是大厅,坐着等位的游客;二楼是散台,三五好友聚会;三楼以上是包厢,这里有推销员的“主战场”。

“跟我走,记住我的动作。”小雨轻声说,她先来到一个散台,四个年轻男人正在玩骰子。“哥,要不要试试我们的特调鸡尾酒?今天有买一送一,度数低,喝着不醉还养颜。”她微笑着递过酒单,其中一个男人摆摆手:“不用了,我们就喝啤酒。”小雨没坚持,放下酒单:“那行,哥您慢慢玩,需要随时叫我。”转身离开时,她顺手帮游客把桌上的空杯子收走,又添了一壶热水。

平顶山夜场KTV招聘,霓虹灯下酒水推销员的追梦生存与新解

“看到没?服务要‘润物细无声’。”小雨小声教小杰,“游客觉得你‘有用’,才会愿意买你的酒。”

晚上9点,包厢区开始爆满,小杰跟着小雨走进一个“大游客”包厢——里面坐着六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,看起来像是在谈生意。“张总,好久不见!今天来点什么?”小雨熟络地打招呼,给主位上的男人递上一颗剥好的葡萄。

“还是老样子,拿两瓶茅台,再拿几瓶你们的特色啤酒。”张总挥挥手,小雨转身去拿酒,小杰站在原地发愣——刚才还称兄道弟的游客,怎么突然就下单了?

“张总是我们的老游客,每次来我都给他剥葡萄、倒茶水,他把我当‘自己人’。”小雨解释道,“做生意讲究‘人情味’,你把他当朋友,他才不会把你当外人。”

晚上12点,小杰已经累得腰酸背痛,他跟着小雨跑了15个包厢,只卖出了2瓶啤酒、1扎鸡尾酒,“提成才20块钱”,小雨安慰他:“第一天就这样,我已经算不错的了,我第一天一瓶酒都没卖出去,还被游客骂‘碍事’。”

凌晨2点,下班的小杰坐在公交站牌下,看着空荡荡的街道,突然觉得这个城市很陌生。“我到底适不适合这份工作?”他问自己。

职业日常:用“微笑”和“耐力”对抗现实

“酒水推销员”的一天:从黄昏到黎明

平顶山夜场KTV的酒水推销员,作息永远与太阳“反向而行”,他们的一天,通常从下午4点开始:

  • 16:00-18:00:到岗换工装,开会“复盘”昨天的业绩,熟悉当晚的酒水促销活动(洋酒买一瓶送小吃”“啤酒套餐第二件半价”);
  • 18:00-20:00:检查酒水库存,记住新推出的酒水口味和价格,练习“推销话术”;
  • 20:00-24:00:晚高峰时段,穿梭于散台和包厢之间,观察游客需求,适时推销;
  • 24:00-2:00:夜深人静,一些“常客”开始放松警惕,这是推销“高价酒”的黄金时间;
  • 2:00-4:00:下班后,和同事一起去吃夜宵,吐槽奇葩游客,分享推销技巧。

“我们就像‘夜猫子’,太阳睡了才醒,月亮落了才睡。”小雨笑着说,她手机里存满了同事的“表情包”,全是“黑眼圈”“熊猫眼”的自嘲。

那些“哭笑不得”的瞬间:游客是“考官”,也是“老师”

做夜场推销两年,小雨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游客:有喝多了哭诉生意难做的老板,有失恋后在包厢里砸酒瓶的年轻人,有把推销员当“知心姐姐”倾诉婚姻烦恼的中年妇女……

“最怕那种‘喝了酒耍酒疯’的游客。”小雨说,有一次一个游客非要让她陪喝酒,不喝就掀桌子,她只能一边笑着哄“哥,我酒精过敏,喝了会出事”,一边悄悄叫保安。“其实大多数游客都是讲道理的,你真心对他,他能感觉到。”

小杰也遇到过“奇葩”游客:一个年轻人让他帮忙“代驾”,结果把他送到郊区,还把他手机抢走了,“幸好我记住了包厢号,让经理帮我要回了手机。”这些经历,让他从一个“愣头青”逐渐变得圆滑、沉稳。

“月入过万”的秘密:不是“卖酒”,是“卖自己”

“很多人以为我们靠‘陪酒’赚钱,其实这是误解。”小雨强调,正规的KTV酒水推销员,禁止陪酒、禁止有肢体接触,“我们的业绩,靠的是服务和专业。”

她的“高提成”秘诀,其实很简单:

  • 记游客的喜好:张总喜欢喝茅台,李总喜欢抽中华,王总喜欢吃辣条,这些细节她都记在本子上;
  • 主动帮忙解决问题:游客找不到停车位,她提前帮游客预留;游客嗓子疼,她马上递上蜂蜜水;
  • 建立“游客资源库”
平顶山夜场KTV招聘酒水推销员,夜总会招聘信息,KTV招聘兼职,夜店招聘网
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KTV招聘网看到的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pingdingshan.qqktv.cc/yczp/23243.html
    小贴士:该职位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,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,请仔细甄别。